“近几年来,孵化器做了一些工作,但感觉还不够,希望您给我们提要求,来更好地帮助企业。”
中关村(4.92, -0.15, -2.96%)昌平园绿创环保集团孵化器公司总经理姜博,刚刚送走两拨外宾,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会议室。这次除了接受采访外,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了解入孵企业的需求,告知孵化器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在合适的时机,孵化器会选择与入孵企业相契合的领域以联盟形式开拓市场,从而达到双赢。
这是本刊记者第二次来到绿创环保集团,恰逢绿创环境大厦竣工。这座大厦作为绿创环保孵化器的重要载体,春节后将迎接入孵企业入住。
一般而言,孵化器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基础设施和一系列服务,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成本,从而让入孵企业成长发展壮大。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记者听到了入孵企业金鹏环益作为小微企业的成长诉求和绿创环保孵化器“集群作战”的发展构想,内心很受鼓舞。
作为企业办孵化器的典型代表,绿创环保孵化器这种“集群作战”的发展模式一旦成功,将为环保产业集群式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
孵化器是
入孵企业的“娘家人”
北京金鹏环益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环境保护监测仪器“全自动水质采样器”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金鹏环益生产的全自动水质采样器与在线监测仪器配套使用,可以对水质污染源进行不间断多种方式的采样监控。公司产品目前在国内属于优质产品。
邵海鸥原来在国家高技术-802主题专家组办公室工作。2011年春天,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中关村昌平园绿创环保工业园创立了金鹏环益公司,邵海鸥任董事长。缘何选址于此,邵海鸥回忆,当时国家将能源环保产业重点部署在中关村昌平园,后来听朋友说绿创环保集团发展得不错,就加入到集团孵化器中。在企业初创期,孵化器帮助企业做了很多公共服务工作,如工商登记注册、房屋出租、申请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等。目前,已经走过两年零八个月的金鹏环益已申请到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这一工作也是由绿创环保孵化器帮忙办理的。
邵海鸥眼里的理想孵化器,第一要有坚实的企业文化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作支撑;第二,孵化器对企业有适度的金融扶持;第三,在孵化器内部,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与合作,形成一个抱团前进的态势。
她认为,一个企业于初创期正如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需要奶水的哺育,孵化器就是“奶娘”或者称为“娘家人”,适时地拉企业一把,可以让企业减少创业成本,顺利地渡过初创期。
作为入孵企业负责人,她希望与孵化器有更深层次的交流,这与绿创环保集团孵化器公司总经理姜博的想法不谋而合。
孵化器带领入孵企业集群作战
“我们不甘于成为分母上的孵化器。”
在国内上万个经济开发区里,一些孵化器上演的是名为孵化实为房产开发的戏码,姜博对此表示出不满。这位年仅31岁的孵化器负责人有理想、有抱负,他希望绿创孵化器能够像硅谷孵化器那样,真正能够做到对中小企业的创业复制。
“美国高科技为何如此发达?因为他有很成熟的各种各样的孵化器性质的机构。很多这类机构都带有天使投资性质,他投资给创业者,为他们提供创业环境,让企业做大,从而构成一个良性循环。”
未来,绿创环保孵化器也要走这种专业化的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绿创环保几十年的发展模式一直带有孵化的性质。
最初的绿创公司就是从一个课题组发展起来的。公司创始人姜鹏明将这一模式植入到子公司的发展中。现在的绿创环保集团下设4个子公司,每一个子公司对集团来说都是一个入孵企业。每一个子公司都是先有一个课题组或者项目组,逐渐上升到事业部,再由事业部发展到一个子公司,子公司再向上发展,设立了自己的二级公司和三级公司。
这种孵化方式在国外被称为国王式的孵化器,即一些大企业会寻找一些与自己产业链互补的小微企业或项目组去孵化或并购,来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主攻污泥处理的绿创生态就是这种孵化模式的成功案例。
几十年的沉淀,让绿创环保集团对环保行业的政策走向和环保企业运营领悟得更深刻。绿创环保孵化器接下来要做的是,将这些资源与入孵企业共享。同时,孵化器将与一些投资机构合作,为入孵企业融资牵线搭桥。随着绿创环境大厦的竣工,还将为入孵企业打造一个软硬件相匹配的孵化创业平台。
更深层次的孵化表现在产业链层面。
“我给您一百万元,不如给您一个一百万元的订单。”姜博的观点得到了邵海鸥的认可。
一个区域性的环保难题,不是一两个环保产品就能解决问题的,它需要一系列环保产品的组合来综合治理。绿创环保集团作为中国环保骨干企业,承接大订单、与地方政府谈判的能力,以及对行业资源的整合能力要比小微企业强得多。凭借这些优势,绿创环保集团也在尝试将环保产业链上的入孵企业汇聚在一起,作为集团的合作伙伴,通过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共同攻坚一个个复杂的大范围的环保难题。
这种集群式的作战方式比单兵独斗更有保障性。从发改委等国家机构近期发布的政策来看,也倾向于鼓励